加强青藏高原保护平台

2018年1月1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官员马超德,中国科学研究院院士陈宜瑜,青海省林业项目办公室主任张学元 (从左至右)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07/18/2016)

7月13日,玉树—7月13日至7月14日,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青海省玉树市举行。为期两天的研讨会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青海省林业厅、财政厅共同举办,旨在加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讨论和知识共享,建立该区域所有保护力量的有效合作机制。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它被誉为“第三极”,是亚洲包括黄河、长江和湄公河在内的许多重要河流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草地、山脉、森林和湿地,是地球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它是包括野生牦牛、藏野驴、普氏原羚、雪豹在内很多珍稀野生动物物种的家园。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健全性和野生动物面临着许多威胁。因此,本次研讨会旨在为一直以来致力于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不同机构和组织提供互动平台,建立起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来自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市民社会的代表们围绕着六个主题展示了他们的研究和保护成果。主题之一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区参与,这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加强中国青海保护区体系管理有效性, 以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生物多样性”项目(以下简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青海项目”)的工作重点之一。

“青藏高原地域广阔,保护和科研人员数量有限,有必要应用社区共管模式管理和保护野生动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刘炎林认为,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基于种群数量的野生动物管理体系,基于“传统和本土生态知识”的快速评估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决策可能更为及时可用。

青海省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自2007年起便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来寻求保护区新的管理模式。作为初步的尝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以设立小额赠款项目和与当地居民签订协议为契机,以期减少狩猎、农耕和集中放牧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同时加强当地居民的参与,让他们学习如何减少生物多样性威胁。为了进一步促进社区居民参与保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青海项目于2013年8月开始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2个村落建立了社区共管试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青海项目经理范隆庆在发言时表示“牧民参与社区共管是最低成本、高效益的保护。”他同时指出,社区共管模式的成功实施要求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明确支持、村民认同村级管理制度、强有力的共管委员会来落实该机制以及可持续性的资金作为保障。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副国别主任何佩德在开幕式演讲上提出了解决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的建议。他强调将生态主流纳入政府政策从而构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战略的重要性,指出要将机制和技术创新根植于未来行动之中,同时表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对青藏高原保护至关重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自2012年以来和青海省政府共同实施青海生物多样性保护。该项目旨在加强青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系统性、体制性和运作能力,显著减少不兼容发展项目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提高青海省保护区系统的管理有效性和金融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