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投融资

 

概览

中国是绿色金融与可持续金融的主要市场之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总值达1630亿美元(1.1万亿人民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4万亿美元(16万亿人民币)。

然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仍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据人民银行预估,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中国每年需要投入3260至5780亿美元(2.2至3.9万亿人民币)。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资金的短缺,而是资金应如何优化配置。我们只需动用1.1%的全球金融资产即可填补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金缺口。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资金,而是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中国自2016年开始,已建立起全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中国为环境目标调整金融体系的努力,对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为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致力于与公私部门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攻克可持续金融领域的挑战,包括提高数据可获取性、加强信息披露,促进标准协同,加强国际经验分享等方式,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可持续投融资体系建设,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UN Policy Dialogue Series: SDG finance

UN Policy Dialogue Series: SDG Finance

UNDP

 

详情

解决数据缺失问题对于投资者制定可持续投融资决策至关重要。为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者地图(SDG Investor Maps)”,可及时监测市场动向,帮助公私营部门的投资者(基金、银行和企业)甄别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的投资机会和商业模式。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整合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的数据,并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绘制中国医疗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者地图。即将发布的2022年中国篇第二期研究成果还将发布聚焦可再生能源领域和循环经济领域, 助力投资者为中国“双碳”目标达成做出积极贡献。

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标准(SDG Impact Standards)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出的另一个全球性旗舰知识产品,旨在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指导,以加强其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这套分别针对私募股权、债券和企业设立的标准为衡量、披露和认证投资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提供了通用框架。在中国,为促进影响力标准的本土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充分学习借鉴中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于2020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投融资支持项目目录》。该《目录》重点关注社会领域可持续金融项目,兼顾环境领域可持续金融项目,以期在中国绿色金融标准基础之上,探索拓展可持续金融的内涵与外延,使其覆盖更广泛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决策者与市场实践者提供相关参考。

2021年3月,新开发银行采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债券标准和《可持续发展投融资支持项目目录》,在中国境内银行间市场发行价值50亿人民币(7.47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债券,为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的可持续复苏提供资金支持。这标志着国际上首个多边开发银行采用运用UNDP标准发行SDG债券相关标准,将债券项目与SDG进行挂钩。

在以上可持续金融标准相关工作经验基础之上,2021年,UNDP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试点工作,为相关标准开发提供建议 ,包括提倡重点关注服务弱势群体、采纳“无重大损害(DNSH)”原则、利用联合国可 持续发展目标辅助项目识别、遴选和评估等 。

在公共财政领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致力于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政府预算。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预算倡议,支持55个国家规划、评估、监测和报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政府支出,并改进问责制和影响力衡量标准,设计构建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家预算体系。联合开发计划署于2017~、2018年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CAFS) 合作,对情况进行析,分别从中央层面与地方层面(以河北省为例)制度对中国气候相关公共支出情况与机构间合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正进一步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合作,探索建构财政体系有效探索如何如果通过预算手段推动构建绿色财政支出体系。

为撬动资本流入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并提升其运作的有效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起的生物多样性金融倡议(BIOFIN)已在超过40个国家落地。通过该项目我们希望向利益相关方展示生物多样性金融如何可以同时贡献于地球保护与人类发展。在中国,BIOFIN将中国山东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与上海市的金融创新实践相结合,以期进一步助推推动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接下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继续在以下三个可持续发展投融资领域与中国政府和私营部门开展密切合作,携手共创塑造“低碳与包容的未来”。

致力于:

• 撬动私人资本开展可持续发展投融资

• 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的财政和金融工具

• 影响力衡量与可持续发展投融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