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在COP15分论坛7“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上的开幕词

2021年10月15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在COP15分论坛7“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上的开幕词

尊敬的赵英民副部长,

尊敬的宗国英常务副省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很荣幸与诸位相聚在自然风光秀丽的城市-云南昆明。而这也提醒着我们为何而来:将资金重新定向于服务我们的星球,而非伤害它

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已然岌岌可危。伴随着气候变化,对自然的人为破坏正在加速物种灭绝。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出警告:如果不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削减排放,在21世纪内,全球变暖将超过2℃。[1] 气候变暖会破坏我们的森林,河流和海洋,而这也制约着我们的生命之源。

它还直接影响到20亿以自然为生计的人。当我们赖以吸收温室气体的生态系统失衡时,气候变化也将随之加剧

我们无法抛开气候变化来谈论生物多样性,反之亦然。从中国的洪灾到美国的森林火灾,日趋严重的自然灾害都表明了不断挑战我们星球(承受能力)边界危险性

如果无动于衷,我们未来将付出的代价会无限高于现在行动的成本。生态系统为我们贡献的“服务”,如作物授粉,为全球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生产总值。[2] 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有一半也依赖于“生态服务”。包括商业和工业界在内,每个人的未来都岌岌可危。且不谈繁荣,人类若想存活,就必须捍卫自然。是时候加大对自然投资了,投资自然就是投资未来。是时候将自然放在我们的经济、预算和投资的核心了。

将资金流向服务我们的星球,我们任重而道远

8240亿美元:这就是我们预估每年维持生物多样性所需的资金。而目前的全球投资有多少呢?仅有1420亿美元。

因此,对于我们所珍视的一切——我们的健康、财富、家庭、食物……理性和生存根基,存在着近7000亿美元的投资缺口。

如果算上那些反而会破坏自然的负面投融资,这个缺口会进一步扩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各国政府每年有约5000亿美元的投资,特别是农业补贴,实则是在损害生物多样性。

因此,我们必须紧急调整全球资金流向,从自然不利型转向自然向好型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世界各地的伙伴合作,在三个主要领域进行支持工作。

首先,各国必须为自然升级公共财政战略。我们与各国政府合作,在国家预算中优先分配给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目标,并使税收制度和私营部门法规与之相一致。

这包括我们的生物多样性金融倡议(BIOFIN),有40多个国家参与,包括今年加入的中国。

第二,企业必须重新调整投融资方向,走向自然。今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众多金融机构和公司共同组成了“与自然有关的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

这使得银行和企业能够衡量和报告其投资的环境风险,以及对自然的影响,激励对地球有价值而不是消耗的投资。

第三,金融机构必须反映大自然的真正价值。生态系统的“服务”目前仍是免费的公共产品,而市场创造了私人利润公共成本。但是,由于人们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迅速成为首要的商业风险,对自然友好型金融的需求正在增长。

为了帮助满足这一需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在五个国家试点自然绩效债券(NPBs)。这些债券提供债务减免,以换取对自然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认证。

为借款人创造更多的财政空间,以满足相互竞争的财政优先权,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的绿色金融领导地位越来越受到认可。令人鼓舞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宣布,中国将建立一个价值15亿人民币的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中国还共同主持了20国集团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的工作,并在今年夏天启动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市场

中国最大的两家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最近也加入了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

作为一个主要的全球主权债权人和绿色债券的领导者,中国在推进国家债券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重申了其在国际上的环境领导地位的雄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随时准备用我们在各债务国试点的经验基础上,探索此类机会。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加强所有三个方面的资金流动——通过公共、私人金融机构,将政府、企业和银行联合起来,共同拯救自然。

恳请大家共同思考,我们的组织在今天能如何更好地捍卫自然。

因为美好未来图景尚未清晰地呈现于我们面前。我们期待着听到你们的声音,并与你们合作,进行大胆的金融变革,以保护我们的地球并投资于未来

谢谢!

[1] 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1/downloads/report/IPCC_AR6_WGI_SPM.pdf

[2] https://www.weforum.org/press/2020/01/half-of-world-s-gdp-moderately-or-highly-dependent-on-nature-says-new-report/